中暑的辨证和中成药的使用 - 商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

中暑的辨证和中成药的使用

文章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20-07-16 08:59:29 字体:

01

概念

中暑,是指发生在夏季烈日暴晒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。临床初见壮热、头昏、头痛、烦渴、疲倦、少汗,继则高热神昏,烦躁,肢厥,抽搐动风。

本病特点是发病急,转变快,且易伤津耗气。因在炎夏烈日或高温环境下时间太长,暑热或暑湿之邪气侵袭人体所致。按照轻重程度,可分为先兆中暑、轻度中暑、重度中暑。

先兆中暑的基本症状:身热,头昏,头胀,乏力,心悸,胸闷,口渴,大汗,恶心,吐泻,小便短赤等;在阴凉处短暂休息后,可自行恢复。

轻度中暑的基本症状,除上述表现外,尚有下列表现之一:体温高于38.5℃者,或早期循环衰竭症状;在暑天高温下劳作,由于饮水不足而出现暑热烦渴等暑热伤津的症状;由于过食生冷,或饮食不洁,出现暑湿阻滞,胃肠功能受阻,清浊不分,而出现吐泻、恶心等。

重度中暑,包括中暑衰竭、中暑高热、中暑痉挛、日射(热射)病四种类型,发病以老年人和体弱者多见。

本节只讨论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。重度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急救。

2

辨证分型

辨证分型根据临床表现,本病专论暑热邪盛证候。

一、暑热邪盛症

身热,肌肤灼热,头痛头晕,面赤气粗,大渴引饮,饮不解渴,咽干口燥,汗多,背微恶寒,饮食减少,倦怠无力,小便短赤;舌红少津,苔薄黄而干,脉细数。以身热、头痛头晕、面红烦热、口渴欲饮、汗多气粗为本证的辨证要点。治宜清暑益气,养阴生津。

3

对症选药

一、暑热邪盛症

【选用成药】

暑热感冒颗粒;清暑解毒颗粒;

清凉防暑颗粒;罗浮山凉茶颗粒;

金梅清暑颗粒;广东凉茶;

白避瘟散;梅苏丸;

清暑益气丸。

附:预防中暑中成药

红色正金软膏、正金油、清凉油、

仁丹、清凉含片、砂仁驱风油、

六一散、清凉防暑颗粒、济众酊、

十滴水等。

【成药配伍举例】

暑热邪盛所致的中暑,其症重者,可用清暑益气丸合生脉颗粒合白避瘟散。生脉颗粒用本证“药茶送服”方4取汁冲泡,送服清暑益气丸,早、午各服1次,晚服生脉颗粒1次。同时,鼻闻白避瘟散。

【药茶送服】

方1:荷叶15g,金银花10g,扁豆花10g。

方2:青蒿15g,薄荷6g。

方3:山楂肉30g(片),荷叶15g。

方4:西洋参6g(片),麦冬10g,乌梅6g(捶破)。

方5:青蒿10g,麦冬10g。

4

小结

中暑是指发生于夏季烈日暴晒或高温下作业,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,俗称“发痧”。暑热邪盛证宜首选暑热感冒颗粒。暑热邪盛证的中暑,宜采用成药配伍与药茶送服,以提高疗效。暑季,家中宜备几种预防中暑的中成药,平常可选本病项下的药茶泡服以防中暑。

2.注意事项:发生中暑时,患者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,在阴凉通风和安静的地方休息,可急用白避瘟散或十滴水等。注意观察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变化,密切注意病情发展。